美国加征关税措施与日本强硬立场
美国宣布自8月1日起对日本等国加征25%-40%的关税,旨在改变美日贸易逆差现状,尤其针对日本汽车产业保护政策。日本首相石破茂政府罕见采取强硬立场,强调将团结一致维护国家利益,拒绝在汽车关税和农业市场开放等核心议题上妥协。日本汽车产业占国内就业约10%,高关税将对其经济造成重大冲击,而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大米市场也面临农业团体强烈反对。
美日矛盾深化与日本参议院选举影响
除关税问题外,美国持续施压要求日本提高军费预算至GDP的3.5%,远超日方承受能力。石破茂政府面临7月参议院选举压力,当前支持率仅24%,若执政联盟未能获得足够议席,可能引发政权更迭。分析认为,日本当前强硬态度是为选举争取民意支持,避免国内动荡,短期内美日贸易谈判僵局难破。
台湾对美贸易压力与民进党当局应对
美国对日施压手段引发对台湾的连锁反应。民进党当局为换取美方支持,多次妥协,包括扩大采购美国能源、武器,推动台积电对美投资,并拟放宽美国农产品进口标准。然而,美国加征关税措施可能使台湾传统产业面临更高税率,叠加新台币升值压力,出口企业已受重创。台湾农业市场冲击风险加剧,瘦肉精残留标准放宽及转基因食品进口争议引发民众健康担忧。
台美贸易谈判困境与政治后果
台美贸易谈判以黑箱作业形式进行,民进党当局未公开进展细节。外界推测谈判结果可能被迫接受不利条款,以避开7月罢免案对选举的影响。赖清德当局持续亲美路线,试图通过脱中入美策略绑定美国,但牺牲民众利益换取政治筹码的行为,恐引发岛内民意反噬。分析指出,台湾若全面弃守核心产业,将成为美国利益的牺牲品,面临更深远的经济与政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