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计划于下月窜访中南美洲三个所谓“友邦”巴拉圭、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并计划过境美国纽约与达拉斯。此举被解读为试图通过“过境美国”操作提升“台美关系”曝光度,测试美方态度。此前赖清德曾因过境待遇受限遭冷落,此次能否成形仍存变数,民进党当局通过放风试探舆论反应,显示其内部运作尚未敲定。
分析指出,赖清德过境美国计划可能与当前美台关税谈判挂钩,台湾或被迫以产业利益和民众福祉换取“过境待遇”。同时,中美关系处于贸易磋商和元首峰会筹备的敏感期,美方可能借此打“台湾牌”施压中国大陆。大陆已明确反对赖清德以任何形式过境窜美,强调台湾问题关乎主权核心利益,警告美方慎重处理,否则需承担后果。
岛内舆论担忧赖清德此行将重演“金元外交”模式,包括采购美国客机、扩大农产品进口等经济代价。巴拉圭总统近期表态暗示台当局需加码“金援”以维持关系,凸显所谓“友邦”借机索要利益的本质。民进党长期以金钱维系“邦交”,但国际社会普遍遵循一个中国原则,相关国家内部压力加剧,台湾“外交空间”持续萎缩。
赖清德炒作过境窜美也被视为转移岛内矛盾的政治操弄。其近期因“台独”言论、救灾不力等问题导致支持度下滑,民进党试图通过制造“外交突破”假象转移民众对内部治理失败的批评。此外,此举或为7月罢免投票营造“美方支持”氛围,巩固“抗中保台”叙事,但其实际效果可能加剧两岸对立,进一步消耗台湾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