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训诂学的由来
10:12002.训诂工作
04:18003.训诂材料
03:16004.训诂体例与训诂原理
03:22005.训诂学的内容和范围
03:08006.训诂学的学科定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02:27007.应用训诂学与理论训诂学
01:29008.训诂学的学习方法
01:18009.训诂的萌芽期——先秦
02:29010.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两汉
11:50011.再度注释的出现
05:38012.训诂范围的扩大
04:47013.集解、集注的出现与字书、韵书、雅书的分立
06:37014.宋代的凝古与创新
10:43015.明末训诂的进展
05:07016.顾炎武与乾嘉学派的兴起
04:10017.以段玉裁、玉念孙为代表的乾嘉训诂学
10:23018.晚晴的实学派训诂
08:24019.章太炎、黄侃初创的理论训诂学
08:35020.训诂学走向现代
05:54021.传注类、章句类、义疏类
13:37022.集解累、征引累、音义类
05:10023.说明用字现象
13:44024.解释词义
14:07025.解释句意
07:21026.讲解语法现象
06:56027.说明特殊的修辞表达方法
08:24028.说明古代制度、习俗等文化知识
01:19029.掌握有关基本概念,弄清注文详细体例
05:10030.客观对待古注,适当加以补充
03:25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