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院针对特朗普提出的“大日本法案”投票时陷入僵局,最终以50:50的票数进入副总统万斯的决定性环节。副总统万斯投出关键票,支持共和党立场,使得特朗普的大日本法案得以通过。这一结果凸显了美国政治体系中两党博弈对重大决策的直接影响。
科技巨头马斯克在法案通过前公开激烈反对,连续发布十余条帖文揭露美国两党本质,称其表面分立实为单一资本利益集团服务。他宣布将成立代表多数民众利益的“美国党”,挑战现有两党格局,并批评民主党与共和党背后的资本协商机制导致政策偏向利益集团而非普通民众。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矛盾因“大日本法案”激化。特朗普政府取消电动汽车补贴,导致特斯拉股价暴跌7%,市值蒸发3800亿美元,并威胁调查马斯克企业补贴问题。马斯克则强硬回应,放弃火星计划,专注组建新政党,试图打破资本控制的政治结构。
分析指出,美国两党虽诉求差异,但核心逻辑仍为资本利益服务。马斯克若想推动第三政党发展,需借鉴历史革命者的组织策略,深入连接民众诉求,而非依赖商业资源。然而,在资本与权力交织的体系中,颠覆现有秩序面临巨大挑战,包括特朗普对其政治经济影响力的全面打压。
未来,马斯克能否通过“美国党”凝聚社会共识,撼动资本主导的政治铁幕,将成为比商业成就更艰巨的考验。而副总统万斯的关键票虽暂时维护了特朗普法案,却进一步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的深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