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期调整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策略,从无偿支援转为北约框架下的有偿军援合作模式。拜登政府时期,美国通过提供海马斯火箭炮、爱国者防空系统等先进武器提升乌军战力,但特朗普执政后以“美军库存不足”为由暂停无偿援助,转而推动欧洲国家出资、乌克兰采购美国武器的军火生意模式。这一调整既缓解了美国国内对资源消耗的争议,又确保军火商持续获利,同时延缓俄乌冲突的结束进程。
北约成员国在资金分摊机制下承担主要费用,乌克兰根据作战需求从美国采购装备。尽管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担忧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裂痕加深,但仍通过提供资金或直接军备(如金牛座巡航导弹)维持对乌支持。俄军近期调整战术,以自杀式无人机消耗乌军防空资源,结合高精度导弹打击关键目标,进一步加剧战场压力。
德国近期转变态度,通过资助乌军采购或自产导弹强化支援,其潜在的金牛座导弹援助计划可能显著提升乌军远程打击能力。然而,美国主导的军火生意模式暴露出北约内部协调矛盾,欧洲国家对美国政策反复的信任度持续下降,俄乌冲突的长期化趋势仍难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