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医疗】“热中风”:气温超32℃时出现的“卒中”

所属专辑: 中原头条
主播: 蜻蜓河南
最近更新: 23小时前时长: 04:23
中原头条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高温诱发热中风

# 32℃以上高温天气

# 缺血性促中类型

# 脑血管意外症状

# 高温血栓风险增加

# 高温血压波动影响

# 偏瘫语言功能缺损

# 中风急救黄金窗口

# 静脉融栓急救方案

# 动脉取栓干预手段

# 中风自测120口诀

# 热中风高危人群

# 冷热刺激血管痉挛

# 脱水血液浓缩风险

# 突发偏瘫肢体无力

高温诱发热中风与发生机制
在32℃以上高温天气中,热中风(缺血性促中类型)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高温环境导致人体大量出汗,若未能及时补水,易引发脱水血液浓缩风险,促使血小板聚集并形成血栓。同时,高温血压波动影响和冷热刺激血管痉挛(如频繁进出空调房)会加剧脑血管意外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因血管弹性下降更易发病。
热中风与中暑的鉴别特征
热中风属于脑血管意外,表现为突发局部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语言功能缺损、一侧肢体无力或口歪眼斜等。与之不同,中暑以体温调节紊乱为主,伴随高热、无汗及意识模糊,但无特定偏瘫症状。区分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局部神经功能受损及体温是否异常升高。
急救措施与高危人群预警
中风急救黄金窗口期为发病后4.5-6小时,静脉融栓急救方案和动脉取栓干预手段可显著降低致残率。公众可通过中风自测120口诀(查口角歪斜、双臂平举、语言清晰度)快速识别疑似病例。热中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需警惕高温血栓风险增加,出现头晕或突发偏瘫肢体无力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误判为中暑延误治疗。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