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乌鲁木齐辗转回到偏远的永宏公社,沿途戈壁荒凉,中巴车在起伏的公路上漂泊。母亲骑摩托车接她回家,途中展示娴熟的骑车技术,穿过戈壁和田野,最终抵达葵花地旁的蒙古包。家中旧物唤醒记忆,小狗和鸡群让归途的疲惫消散。
母亲布置任务制作稻草人,用以驱赶鹅喉铃。作者用废弃材料拼凑出“假人先生”,母亲为其添加装饰,将其立在葵花地中。假人先生成为孤独与希望的象征,静默守护着无边的葵花田。
归家后劈柴烧饭,日常琐碎中感受踏实。永宏公社的荒凉与葵花地的生机形成对比,假人先生的诞生与存在,映射出戈壁生活中微小却坚韧的信念。归途的终点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家,更是内心对归属感的确认,孤独与希望交织成生活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