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8岁男性听众连线求助,讲述其家庭因贫困和健康问题陷入困境。他出身山区,父母体弱多病,家庭经济长期拮据。为供弟弟完成大学学业,他初中辍学打工,并将家中土地以20年承包期转租他人,用承包款支付弟弟学费及购房首付。目前土地仍在承包期内,他因身体问题无法外出务工,靠零工勉强维持父母和自己生计,但父母频繁就医的医疗费用使其不堪重负。
弟弟现为城市白领,月收入过万却拒绝承担赡养责任,以妻子反对为由推脱。求助者提出通过法律起诉强制弟弟履行义务,但父母因顾及家族颜面,不愿兄弟公开撕破脸。李明老师建议,若协商无果,需以父母名义起诉弟弟支付赡养费,强调生存需求优先于“面子”问题。
对话中还提及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对家庭经济的长期影响,以及早年学费负担导致求助者牺牲个人发展机会的遗留问题。最终,李明老师明确法律程序是当前唯一可行方案,并提醒听众无需为逃避责任的家人保留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