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马丽娜·勒庞因涉嫌挪用欧盟公共资金,被巴黎刑事法院判处五年内禁止竞选公职,并需承担监禁及罚款。此次判决直接导致其无法参与2027年总统选举。案件涉及勒庞及其政党在2004年至2016年期间挪用欧洲议会助理薪资资金的行为,检方指控其违反欧盟规定,并强调禁令在勒庞上诉期间仍持续有效。
案件背景源于法国检方对国民联盟长期财务违规的调查。法院认定勒庞需对47.4万欧元挪用资金负责,国民联盟也被判处罚款。值得注意的是,勒庞在宣判前离场,其支持者认为司法程序存在争议,质疑检方受政治力量干预,尤其是马克龙政府被指通过盟友施压司法部门加速执行禁令。
法国政治生态中,极右翼势力近年持续扩大。国民联盟通过调整策略吸引对现状不满的选民,在近年欧洲议会选举中表现强劲。马克龙曾联合左翼遏制极右翼扩张,但司法判决被视为针对勒庞的关键打击。分析指出,法国传统政治力量对极右翼的警惕源于历史教训,但争议性司法手段可能引发程序正义质疑。
欧洲极右翼崛起趋势引发广泛关注。意大利、匈牙利等国的右翼政党公开声援勒庞,认为法国司法判决存在政治打压嫌疑。欧洲主流政坛担忧极右翼势力若上台可能重蹈历史覆辙,但部分选民因经济和社会问题转向支持极右翼政策,加剧了欧洲政治格局的分化。
勒庞案件后续影响仍在发酵。国民联盟已指定29岁的巴尔代拉为潜在接班人,试图延续政治影响力。国际舆论对法国司法判决评价两极,支持者认为其维护了法治原则,反对者则批评此举破坏民主竞争,可能激化极右翼支持者的对立情绪。
yanyan:第二个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