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0515脑洞大开!前北约秘书长称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所属专辑: 天天天下
主播: 重阳
最近更新: 14小时前时长: 14:12
天天天下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应对中美D7联盟

# 西方联盟内部矛盾

# 哥本哈根民主峰会

# 中美经济胁迫风险

# 全球工业产能对比

# 不结盟运动历史意义

#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 冷战思维延续影响

# 印巴军事对抗案例

# 多极化国际格局趋势

北约前秘书长拉斯穆森在哥本哈根民主峰会前夕提出,美国特朗普政府削弱西方联盟的领导力,可能导致欧盟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韩等组建“D7”集团,以应对中美经济胁迫风险。他认为,美国退出自由世界领导角色后,西方需独立应对全球挑战,但D7概念被质疑本质仍是G7框架的调整,缺乏实际战略支撑。
当前西方联盟内部矛盾凸显,拉斯穆森批评特朗普政策损害欧洲利益,但欧洲对美国的不满未转化为直接对抗,反而通过将中美并列视为“共同威胁”来平衡立场。这种叙事被指脱离实际,中国未采取军事扩张或领土要求,与冷战时期苏联的意识形态输出截然不同。
全球工业产能对比显示,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超过G7总和,而美国金融霸权地位仍显著。D7试图在经济和地缘政治领域同时抵御中美影响,但其成员国与中美的贸易依存度难以切割,实际操作性存疑。
回顾不结盟运动历史意义,二战后亚非拉国家选择独立于美苏阵营的路径,与当前D7的“既反美又抗中”逻辑形成对比。拉斯穆森的观点延续冷战思维,将中美塑造为对立面,但未回应西方自身结构性矛盾,如产业竞争力和民主制度的内部分裂。
近期印巴军事对抗案例中,巴基斯坦使用中国外贸版歼-10CE击败印度阵风战机,引发对西方军事技术优势的反思。西方在航展等领域试图展示技术领先,但中国装备的实战表现削弱了传统话语权。
西方民主制度也面临质疑,特朗普当选和欧洲极右翼崛起暴露了选举制度的缺陷。拉斯穆森提出的D7联盟试图以“民主价值观”凝聚成员国,却忽视西方内部因利益分歧导致的行动力不足。
当前多极化国际格局趋势下,西方需重新定位自身角色。D7构想折射出欧洲对美依赖的焦虑,但若无法解决战略自主性与现实利益冲突,其影响力或将局限于口号层面。

评论1条评论
135xxxx4343

135xxxx4343:他们的大岛都快让美霸占了,

1天前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