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期在美国加征关税的背景下,放宽卢比贸易规则,允许通过专用Vostel账户直接使用卢比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此举被视为印度在去美元化趋势中迈出的试探性步伐,尽管印度外交部否认去美元化是其官方立场,但分析认为政策调整反映出减少美元依赖的意图。新规简化了跨境支付流程,使贸易伙伴无需兑换美元即可完成交易。
金砖国家扩容动态引发关注,俄罗斯因西方制裁被迫探索非美元结算路径,曾提议推动金砖币以替代美元,但印度明确反对。中国对金砖币持开放态度,同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依托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工业国的地位,数字人民币技术为跨境支付提供新选项。印度则试图通过卢比结算新政提升其货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美国经济相对衰落与美债规模风险隐忧加剧了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尽管美国仍是最大经济体,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下降,叠加美元超发和债务问题,促使多国寻求非美元结算通道扩展。俄罗斯、印度等国的政策调整表明,多极化货币格局演变正加速,但替代货币的接受度仍受限于经济体量和贸易结构,例如卢比的流通性远低于人民币。
印度近期对华态度缓和,与美国贸易摩擦升级直接相关。美国二级制裁威胁及关税施压促使印度重新评估外交策略,试图通过卢比结算新政平衡对美依赖。然而,国际贸易结算体系变革需兼顾货币信用与实用性,卢比推广面临印度制造业支撑不足的挑战,而人民币国际化则受益于中国产业链的全球覆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