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理勒科尔尼于10月6日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距离其上任仅27天。马克龙接受辞呈,但具体辞职原因未明。此前,勒科尔尼的前任贝鲁因2026财年紧缩预算草案引发争议,在国民议会投票中失利被迫辞职,勒科尔尼随后接任。
勒科尔尼辞职的直接导火索或与其新政府成员名单有关。10月5日公布的首批内阁成员中,关键职位多为前政府留任人员,引发极左政党“不屈法国”和极右“国民联盟”的强烈批评,指责新政府缺乏变革。同时,马克龙的政治盟友也因勒科尔尼违背“与前任决裂”的承诺而失望,部分人士威胁退出执政联盟。
法国当前面临的政治危机根源在于国民议会分裂。左翼联盟、马克龙中间派及极右翼三大阵营对立,导致预算草案等关键政策难以通过。勒科尔尼在辞职讲话中称,反对派为2027年大选蓄力,拒绝妥协,致使其无法推动财政及社保预算。极右翼政党领袖巴尔代拉呼吁解散国民议会重新选举,而左翼则提出弹劾马克龙的动议。
法国半总统制下,总理需对议会负责,但马克龙阵营在议会席位不足,反对派联合弹劾风险高。经济上,法国面临高福利支出与财政紧缩的矛盾,公众对削减福利的抵触加剧政策推行难度。马克龙虽表态不会提前辞职,但政府更迭频繁、议会僵局及经济困境持续发酵,凸显法国政治体制的运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