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近期对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采取强制干预措施,要求替换其中国籍管理层,引发中荷外交争议。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卡雷曼斯否认此举受美国施压,但阿姆斯特丹法院披露的文件显示,美国曾明确要求荷兰以“豁免实体清单”为条件迫使安世半导体更换高管。荷兰智库学者指出,美国意图遏制中国科技发展,而欧洲对华战略模糊性导致荷兰成为施压执行者。
安世半导体原属荷兰恩智浦,2016年被中国文泰科技全资收购,目前80%产能集中于中国东莞。荷兰总部近期切断对中国子公司的资金与系统权限,导致安世中国指控其“违背法律与道德底线”。分析认为,荷兰试图剥离文泰科技控制权实为“明抢”,但因核心产能在中国,此举可能反噬安世全球业务。中国商务部已对相关芯片实施出口管制,进一步削弱总部控制力。
历史案例对比显示,荷兰干预逻辑存在矛盾:安世半导体在华产能可通过本土重组维持运营,而荷兰仅掌握管理架构却无实质产能。地缘政治层面,荷兰选择配合美国遏制政策,但其“契约精神”传统形象因事件受损。学者指出,荷兰盲目站队可能引发中方反制,包括稀土供应链限制或其他领域博弈。事件暴露欧洲在科技竞争中的战略被动性,同时也凸显中国产业链自主化的重要性。
冰雪大帝默汉德森:强盗本色
无名:重老师想得太简单了吧?看现状应该安世的设备控制权在荷兰手上,他一上锁,中国这边就停摆了。仅就这方面而言,吃大亏的是中国。
老听众:学学中庸之道吧,双赢才是真的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