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以打击毒品为由,宣布对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实施制裁,指控其未能阻止可卡因流入美国。哥伦比亚左翼总统佩特罗则谴责美国在加勒比海美军行动中滥用武力,包括击沉被指为毒贩的民用渔船,导致渔民死亡。双方矛盾升级,美国制裁将佩特罗列入与俄罗斯、朝鲜等国领导人同级的黑名单。
美国在加勒比海及委内瑞拉周边加强军事部署,包括派遣航母和战略轰炸机,引发外界对委内瑞拉政权更迭压力的猜测。分析认为,美国可能通过军事威慑迫使马杜罗政府下台,从而控制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尽管委内瑞拉原油品质较低且需巨额投资,但其储量仍被视为战略目标。特朗普政府的拉美政策被指带有意识形态色彩,优先支持右翼势力,排斥左翼政府。
历史上门罗主义强调美洲事务由美国主导,当前美国收缩全球战略后,对拉美意识形态一致性要求更高。哥伦比亚作为传统盟友与美关系恶化,反映美对左翼政府容忍度降低。此外,美国大豆贸易摩擦波及拉美,巴西豆农抬价导致中国转向阿根廷,而阿根廷右翼总统米莱在亲美立场与对华经贸需求间面临平衡压力。
国际政治理性逻辑分析认为,美国行动多基于利益驱动,但针对委内瑞拉的强硬姿态也被质疑掺杂非理性因素,如特朗普个人价值观偏好。尽管美国军力足以颠覆拉美小国,但国会制约及国际舆论压力使其行动受限,当前以威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