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巴航工业)凭借在支线市场的精准定位和技术革新,成为全球第三大商用飞机制造商。其第二季度交付61架飞机,订单储备价值达131亿美元,同比增长显著。公司避开与波音、空客的直接竞争,专注支线喷气式客机研发,通过ERJ系列产品三次技术变革奠定行业地位。从1969年成立初期的涡蒋动力技术积累,到1989年推出全球首款支线喷气式客机ERJ系列,再到2004年应用电场飞空系统提升舒适性,巴航工业始终围绕航司与乘客需求迭代产品,形成70-150座细分市场的技术壁垒。
与庞巴迪因激进策略导致市场困境不同,巴航工业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的模式保持战略定力。其私有化改革中保留政府“黄金股”,平衡了产业安全与全球化合作需求。技术层面,公司掌控总体设计与集成能力,引入普惠发动机等全球供应链资源,降低单一技术风险。
中国商飞与巴航工业在支线市场存在合作潜力。双方可通过产业链协同、技术互补及市场共享实现共赢。巴航工业的全球运营经验与中国市场规模结合,或为全球航空产业格局注入新活力,而中国支线航空市场的发展亦可借鉴其深耕支线市场的策略分析。
挪威的森林:波音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