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李鹏燕陪同75岁的父亲回到陕西西太平村祭祖。穿过安仁镇的大坡时,回忆涌上心头:童年推架子车运棉花的农忙岁月里,母亲总在坡前反复叮嘱安全,雪白棉花上粘着的枯叶需在石瓦灯下摘净,这些场景凝结成故乡田埂的童年记忆。
老屋院墙的岁月痕迹引发感慨,生锈的铁锁和疯长的荒草印证物是人非。厨房旁的花坛空荡如也,后院草垛上的月光与离愁却历历在目。邻居家因建房争执的往事,随着年轻一代进城务工,化作乡村空心化的时代缩影。
祭扫环节重现家族记忆,爷爷奶奶相邻的墓穴保留着特殊窗口,承载着对四六风夭折医疗记忆的唏嘘。在烈士陵园祭拜抗战英魂时,谭尔庄战役的壮烈历史与民族精神引发深切共鸣。
乡村转型的印记随处可见:冬枣种植的产业升级使青壮年进城,现代化农村的水泥马路取代了泥泞土路。母亲与改地婶婶的相逢,道出村庄合并的隐忧——导航或将抹去西太平村的存在,那些田埂上的露水清晨与偷花生的顽皮往事,终将成为回不去的温暖坐标。
家族团聚的酒席上,五十多位亲人共话变迁。离乡多年的游子深切感知:故乡不仅是人生起点,更是刻入骨髓的精神根系,即便在时代浪潮中逐渐消逝,仍持续滋养着远行者的生命底色。
月下昙花:金荣之声
月下昙花:金荣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