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雪球0629 浅谈险资投资银行股:碗里吃着香,锅里看着爽

主播: 蜻蜓财经
最近更新: 2天前时长: 06:59
雪球·财经有深度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保险资金配置策略

# 银行股投资价值

# 高股息率优势

# 银行息差压力

# 低估值套利逻辑

# 偿付能力风险因子

# 偿付能力提升路径

# 资产荒投资机遇

保险资金近年频繁举牌银行股,其投资行为基于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逻辑。通过成本收益匹配分析,银行股5%以上的股息率显著高于传统险种2.5%的预定利率,形成稳定利差。流动性匹配方面,银行股的高成交额保障了资金调配灵活性;而银行股分红的长期稳定性与险资负债的久期特性高度契合,成为类固收资产的理想选择。
针对银行股基本面,市场对息差压力的担忧存在分歧。当前国内大行一季度息差降至1.33%,但参考香港银行在类似环境下的表现(1.2%-1.5%),下行空间或有限。部分机构预测三四季度息差可能回升,缓解市场悲观预期。
低估值是银行股的另一核心投资逻辑。以0.5倍市净率为例,分红再投资可使股东获得等值于2倍净资产的权益,相比直接持有资产更具套利空间。这种高股息叠加估值折价的策略,为险资提供了“股息收益+股价上涨”的双重收益可能。
以平安为例,其持有工商银行H股的成本约3.5港元/股,当前股价涨幅超70%,叠加5.4%以上的股息率,实现低成本高回报。监管政策也支持险资长期持有银行股,通过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至10%,显著提升险企偿付能力。在资产荒背景下,银行股的高股息、低估值与政策支持形成多重利好,成为险资配置的重要方向。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