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作为人类终极能源竞赛的关键方向,其技术路线与核裂变存在本质区别。核裂变通过拆分重原子核释放能量,但伴随核污染风险;而可控核聚变通过融合轻原子核实现高效能量输出,燃料近乎无限且污染极低。目前技术难点集中于实现可控条件,需满足劳森聚变三重机条件——高温等离子体约束、高密度及足够约束时间,磁约束系统(如托卡马克装置)是主流解决方案。
国内可控核聚变进展显著,BEST装置关键部件完成安装,标志着从实验室科学迈入工程验证阶段。该装置计划2030年前实现燃烧等离子体运行,首次演示聚变发电并验证Q值大于1(聚变反应输出能量超过输入能量)。国际层面,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在技术路线多元化及投资规模上领先。
从投资角度看,可控核聚变尚处早期阶段,商业化需经历科学验证、示范堆建设及工程堆落地,预计2050年才可能实现商业应用。尽管资本市场常因技术突破引发题材炒作,但实际产业化周期漫长,需长期跟踪研究。类比宁德时代的成长路径,耐心积累技术认知与投资准备是把握未来机遇的关键。当前核心任务在于关注技术验证进展,如Q值标准提升、磁约束系统优化及示范堆建设动态,为终极能源的潜在变革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