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行业迎来划时代投资机会,技术端已实现L4级别理论突破,但政策试点仍以L3为当前重点。国内政策明确事故责任分配,L3责任由车商与保险共担,L4则由运营商承担,推动Robotaxi商业化试点加速落地。硬件层和软件层形成差异化竞争,地平线等硬件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占据估值高地,百度等软件层企业成为技术人才输出源头,但软件订阅模式仍需规模效应支撑。
成本控制与技术平权成为行业关键竞争点。小马智行通过牌照优势和3.8万美元低成本车型领跑国内市场,文远知行则以全球化布局提升海外溢价。花旗预测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150亿美元,但需解决就业冲击问题。行业通过1:20云端安全员配比优化劳动力结构,未来订阅服务或重塑消费习惯,00后对出行订阅的接受度显著高于传统购车。
中美技术路径分化明显:美国聚焦卡车场景与完全无人驾驶,中国依托复杂场景和新基建加速Robotaxi落地,未来或向新兴市场输出解决方案。整车厂收入结构面临转型,30%依赖传统销售,50%转向车队订阅,20%来自数据与广告。Momenta、广汽等企业持续加码技术研发,滴滴等出行企业通过融资布局自研能力,行业整合与并购预期升温。政策、成本、技术三端协同将决定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的最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