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近日宣布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15%关税,欧盟则承诺增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及采购7500亿美元能源。该协议与日本此前签署的对美出口协议类似,均体现美国关税政策调整下盟友的单方面让步。欧盟和日本的妥协引发外界对欧洲利益代表机制的质疑,尤其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亲美立场受到关注。
美国战略重心转移趋势明显,从试图遏制中国转向直接向盟友施压。美元潮汐收割失效后,美国通过关税附加投资的方式强化贸易博弈,加拿大、墨西哥及中东国家或成为下一轮目标。分析认为,美国极限施压策略在盟友中效果显著,但中美贸易谈判僵局仍存,双方或延续拖延战术。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重构背景下,美国已通过盟友让步积累谈判筹码,即使未与中国达成协议也处于优势地位。中美深度博弈或持续至美国中期选举,其结果可能影响后续谈判走向。尽管中国具备反制手段,但美国通过收割盟友实现阶段性胜利的路径已清晰,未来发达国家主权与利益平衡问题将更突出。
音频还提及投资市场对宏观局势的关联性,强调经济周期与政策变动对股债双牛格局的潜在影响,并建议关注长期资产配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