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情报显示以色列计划袭击伊朗核设施,此举正值美伊间接核协议磋商期间。分析认为,以色列可能意图通过军事威慑破坏美伊谈判,或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上让步。美国政府内部对此存在分歧,部分官员警告若以色列行动,将违背特朗普政府政策方向。
美伊核协议谈判的僵局源于特朗普撕毁伊核协议后提出的12项严苛条件,包括要求伊朗彻底放弃铀浓缩技术。伊朗则坚持保留民用核能力,认为这是主权权利。以色列长期反对伊核协议,担忧伊朗核能力发展威胁自身安全,历史上曾与伊朗合作打击伊拉克核设施,但双方关系因美国因素和地缘竞争恶化。
中东地缘政治矛盾中,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结构性矛盾集中于巴勒斯坦问题。沙特虽与美国交好,但坚持在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前不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伊朗作为什叶派国家,与逊尼派主导的阿拉伯国家存在教派分歧,但利用地区影响力对以色列形成战略牵制。
军事层面,以色列若空袭伊朗核设施,可能利用空军优势打击已知目标,但伊朗凭借多山地形隐藏核设施,难以彻底摧毁。伊朗拥有弹道导弹反击能力,可对以色列及中东美军基地实施饱和攻击。美国担忧卷入冲突,此前与胡赛武装的停火协议表明其不愿扩大军事投入。
特朗普政府在中东战略上呈现矛盾:一方面试图通过施压迫使伊朗让步,另一方面避免直接军事对抗。以色列的单独行动风险可能打破僵局,但也可能引发地区连锁反应,加剧中东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矛盾,并考验美以战略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