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美国达成的关税协议因缺乏书面文件引发争议。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与首相石破茂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承认,协议虽为“双赢”,但面临执行挑战。美方对协议细节的随意解读可能导致日本利益受损,尤其汽车关税仍悬而未决,美方尚未兑现承诺的15%税率。
协议涉及日本7500亿日元的能源采购和军火购买计划,但具体落实细节模糊。美国能否满足产能需求、军火交付时间表等问题尚未明确。此外,协议中6000亿日元对美投资的条款分歧显著,日方强调企业自主性,美方则要求直接注资,双方对收益分配存在争议。
欧盟与美国的类似贸易协定同样因无书面协议而受质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被指责为换取美国对乌克兰和欧洲安全的支持而“交保护费”。这一争议与日本处境形成呼应,凸显全球贸易协定执行中的信任危机。
石破茂面临双重政治压力:一是8月15日二战结束80周年讲话的立场问题,自民党内部分歧使其表态进退两难;二是协议执行风险可能动摇其执政基础。日本国内担忧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认为口头协议无法约束美方行为,石破茂的“灵活应对”策略被质疑为短期维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