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原定于8月28日访美进行关税磋商,却在行程当天突然取消。媒体披露,日方因获悉美国计划通过总统行政命令施压日本购买美国大米,并认为此举属于干涉内政,因而采取强硬抗议措施。此次磋商本涉及日方要求美国减轻汽车关税等诉求,但美方未提供明确保证,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美国对日提出多项要求,包括日本承诺向美投资5500亿美元、开放农产品市场及采购美国能源。其中,农产品零关税可能冲击日本农业,威胁自民党农民票仓,而5500亿美元投资被质疑缺乏具体执行路径。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大棒政策逐步施压,试图将日本作为“样板间”以推动与其他盟友的谈判,但协议细节模糊,双方存在根本分歧。
日本国内政治因素加剧谈判复杂性。农协作为农民利益代表,对开放农产品市场持强烈反对态度,而自民党依赖农民选票,难以妥协。尽管日美达成框架性经济协议,但关键问题如关税税率调整、投资分配等仍悬而未决,日本采取拖延战术以争取斡旋空间,但美方持续收紧压力,威胁以更高关税反制。
事件折射出日美经贸关系僵局对亚太战略的影响。美国将日本视为印太战略关键节点,试图通过经济捆绑强化军事合作。若日本最终妥协,可能为美国与欧盟、韩国的谈判提供范本,但欧盟内部能源需求分化等问题将增加协议落实难度。当前局势凸显日本在美战略棋盘中的被动地位,其拖延战术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
180xxxx6700:这个片尾音乐太刺耳了,麻烦取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