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近期公开表达对普京的不满,宣布将此前设定的50天俄乌停火谈判期限缩短至10-12天,通过威胁对俄罗斯实施100%关税及次级制裁向俄方施压。陈汉平教授分析指出,俄军当前每日消耗1.5万发炮弹,相较乌军弹药储备具有十倍优势,叠加北约持续向乌克兰输送爱国者防空系统等先进武器,使得短期内达成停火协议的可能性极低。
美国对俄能源贸易的关税威胁遭到欧盟明确反对,法国、意大利等国质疑此类二级制裁将扰乱国际贸易秩序。尽管德国表态支持特朗普政策,但强调需平衡欧洲盟友利益。专家认为,俄乌双方互信缺失及俄罗斯强硬立场,进一步降低了在紧缩时间框架内实现停火的可行性。
若最后通牒失效,特朗普可能面临两难选择:继续支持乌克兰将加剧美国财政负担,而实施次级制裁则可能引发盟友反弹。俄方释放消息称特朗普或借北京九三大阅兵场合与普京会晤,此举既可规避国内舆论压力,又能为外交斡旋创造空间。不过中美关系仍受关税博弈影响,特朗普团队近期强化与东盟国家互动,显示出对华战略的复杂考量。
战场层面,俄军持续打击乌能源设施的战略可能升级,导致冲突长期化。国际层面,美俄关系恶化或使二战秩序维护面临挑战,欧洲安全困境与经济下行压力同步加剧。分析强调,特朗普态度从"秘密和谈"转向"公开施压",反映出其对低成本解决冲突路径失效的重新判断,这将为俄乌局势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987478508:陈汉平呐,你高抬贵手饶了我们吧!你解说的真的很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