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防大臣希利近期访问澳大利亚期间,签署了《核动力潜艇伙伴关系与合作条约》(吉朗条约),这是奥库斯联盟框架下的重要补充协议。该协议明确英澳将在核潜艇设计、建造及维护领域展开50年深度合作,旨在强化奥库斯联盟军事合作框架,并为澳大利亚核潜艇项目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同时允许英国基敏级核潜艇在澳驻防。
希利在澳期间发表涉台海冲突的挑衅性言论,声称英国将通过实力维护台海和平并与澳大利亚共同应对危机。分析认为,此类台海冲突军事介入表态既映射英国试图恢复全球军事影响力的野心,也包含向美国示忠的战略意图。然而,英国当前的军事实力与其二战期间的海军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其亚太军事部署主要依赖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等有限力量,实际威慑能力存疑。
英澳核潜艇合作协议背后存在多重动机:其一,在美国因造船业困境延迟向澳交付核潜艇的背景下,英国试图主导奥库斯联盟军事合作框架以维持地区影响力;其二,协议可为英国军工业带来200亿英镑经济收益及2.1万个就业岗位,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其三,通过整合美国推进系统技术,两国形成对美国核潜艇技术依赖,间接巩固三边同盟关系。
值得警惕的是,该协议严重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尽管英国强调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但其在台海局势上的强硬表态已对亚太地缘安全格局构成潜在威胁。中方明确表示,任何外部势力介入台海都将面临解放军坚决反制,同时敦促相关国家在敏感问题上谨言慎行,避免向“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