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哈马斯高层发动空袭后,以色列宣称此次行动为独立决策,未与美国协调。但美国媒体如《华盛顿邮报》质疑,以军行动需依赖美方情报支持,且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基地距离袭击地点仅30公里,认为美国“百分之百知情并开绿灯”。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分析人士也支持这一观点,强调美军不可能对空袭毫无察觉。
美以首脑在袭击后两次通话,被曝“气氛激烈”。分歧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特朗普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表达不满,认为以色列封锁加剧了人道灾难;二是特朗普反对袭击卡塔尔,称以方行动未提前协商;三是双方战略目标差异,特朗普倾向外交解决冲突,而内塔尼亚胡迫于国内极右翼压力,坚持军事压制哈马斯。
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美国偏袒以色列”的固化认知,这使美以关系更显复杂。以色列常通过“先斩后奏”迫使美国被动介入,例如此次袭击选择卡塔尔而非土耳其,部分原因是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受集体防御机制保护,攻击可能引发北约反应,而卡塔尔虽有美军基地,但美方可借此施压卡方保持克制。
以色列媒体披露,袭击目标原定为土耳其的哈马斯高层,但因北约机制风险改为卡塔尔。此举凸显以色列在中东行动中的策略选择,即优先打击非北约盟友目标以降低国际反弹风险,同时通过激进军事行动巩固国内政治支持,但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局势的动荡。
主升浪里个狼:不开绿灯那么美军,不是很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