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期对乌克兰军援政策出现反复调整,特朗普政府从暂停交付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到承诺提供十套装备,反映出美国对乌军援态度转变。此举旨在缓解乌克兰防空系统缺口,避免其因防空导弹告罄而陷入全面被动。分析指出,美国导弹库存告急与军工产能瓶颈是限制援助规模的主因,年产量仅500枚的现状难以支撑多线消耗需求。
美国施压德国分担对乌军援责任,要求其转让现有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但德国对乌军援已达极限,部分装备援助比例已超过美国。北约盟友战略分歧显现,德国更倾向通过采购新装备转援,而非直接调用现役库存,凸显欧洲国家在援乌问题上的立场差异。
俄乌战场攻防态势持续升级,俄军采取多线进攻策略,在库皮扬斯克、顿涅茨克等方向实施全面压制。通过无人机空袭与导弹打击,俄方重点破坏乌能源设施及后勤枢纽,进一步压缩其防御空间。当前战场呈现俄攻乌守格局,美西方防空援助的实际效果受限于弹药供给不足,乌克兰面临防空系统与弹药的双重短缺。
156xxxx1615:袁老师的讲解条理清晰
大海:缺乏客观评价的媒体,存在的意义何在
大海:怎么说人家是添火加油,这不是满嘴跑火车,应该客观评价问题
135xxxx4807:还可以吧?我一直在想不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