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关税协议核心内容
英国与美国于5月8日达成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英国在进口美国食品和农业领域做出让步,换取美国降低对英国汽车出口的关税。根据协议,美国保留10%的基准关税,但英国汽车出口关税从27.5%降至10%,钢铁和铝关税则从25%降至零。此外,双方就牛肉市场达成互惠协议,英国提供1.3万吨免税配额,同时强调不放松进口食品标准。
协议背后的策略与意图
美国通过抬高英国汽车出口关税并保留基础性关税,试图向其他国家传递强硬信号,迫使更多国家接受不平等贸易条件。而英国虽在货物贸易上让步,但其服务贸易顺差远超美国,实际经济利益未受显著冲击。分析指出,英国借此协议推动脱欧后与美深化合作,并试图平衡对华经贸关系,避免在协议中纳入针对中国的条款。
国际社会反应与博弈
特朗普政府试图以英国为“示范案例”施压其他国家,但中国、欧盟及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均未妥协。欧盟已制定950亿欧元反制关税清单,日本则暂缓谈判。中国坚持“不退不跪”立场,强调维护多边贸易秩序。尽管美国以关税威胁全球,但其实际效果受限于各国联合反制,暴露了特朗普政府贸易策略的局限性。
协议的长远影响
英国通过降低美国商品平均关税(从5.1%至1.3%)及采购波音飞机等大单,换取美国优先待遇承诺。然而,美国解决货物贸易逆差和制造业回流的目标难以通过单边施压实现。国际社会逐渐形成共识:坚持公平原则、抵制霸凌行径,才是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