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技术形态分析
上周A股市场冲高回落,上证指数触及3090点后收出上影线,显示短期上行压力。量能萎缩至1.8万亿,技术面存在隐患,但缺口补与不补的争议未定,整体趋势仍以试探性上攻为主。高位震荡中,上影线技术形态被视为先人一步的信号,需关注后续量能变化。
政策与产业热点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以科技为核心驱动新生产力,科技股成为市场焦点。小米机器人产业链表现活跃,实锤合作企业如欧飞光、全资科技等受资金关注;华为加医疗概念也推动相关个股修复。机器人产业未来场景被类比为2019年新能源风口,预计将成为长期主线。
顺周期与港股联动
美元指数走弱推动人民币升值,顺周期资源股走势受大宗商品价格提振,西部材料、楚江新材等个股异动。港股科技股风向标作用显著,恒生科技指数冲高回落,与A股科创板突破信号形成联动,科创板50指数率先突破前高,显示科技板块领涨潜力。
资金动向与个股表现
机构资金动向数据显示,新股及次新股如性质标准、振宇科技创历史新高,机构资金介入明显。机器人概念中,江苏雷利、恒河精密等中后排个股修复力度较强,头部品种仍需震荡整固。美元贬值背景下,贵金属及顺周期资源股短期或延续活跃,但需警惕量能萎缩隐患对持续性影响。
市场展望
科技主线叠加政策利好,机器人产业未来场景及小米机器人产业链或成为春季行情核心方向。科创板突破信号与港股科技股风向标指引下,A股冲击3400点的可能性仍存,但需券商等权重板块配合。投资者需跟踪机构资金动向数据,聚焦调整充分且具备产业逻辑的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