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期计划实施全国种姓普查,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此举被视为与宪法废除种姓制度的初衷相悖。印度自1947年独立后,种姓制度虽被法律禁止,但社会层面仍根深蒂固,职业隔离与歧视现象普遍存在。此次普查意图登记公民种姓详情,被质疑可能固化社会分裂,进一步认可种姓合法性。
历史上,种姓制度源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后形成的等级体系,将人群划分为婆罗门、沙地利、费舍、首陀罗及达利特等阶层。英国殖民时期曾纳入人口普查,后因加剧社会矛盾被叫停。2011年印度曾收集种姓数据但未公布,此次莫迪政府重启普查,声称旨在保障低种姓权益,但批评者认为其利用印度教民粹巩固高种姓特权。
印度高种姓群体长期垄断政治与经济资源,例如土地改革中通过漏洞保留大量资产。若普查实施,可能激化不同阶层的对立:低种姓可能要求扩大保留名额,而高种姓则担忧地位削弱。潜在后果包括诉讼、抗议甚至暴力冲突,或影响印度社会现代化进程。当前争议凸显印度在平等理念与传统等级制度间的深层矛盾。
挪威的森林:三哥越来越抽象,越来越唯心了
元宝971231:每日必听,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