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发言引发多国代表抗议离席。其言论为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辩护,并公开反对巴勒斯坦建国,强调打击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等组织的立场,引发国际社会谴责以色列的声浪。抗议行为不仅来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还包括部分非洲及欧洲国家,反映以色列霸权主义政策正面临全球范围内的孤立。
内塔尼亚胡的强硬态度与以色列国内民意密切相关。阿克萨洪水事件后,反对巴勒斯坦建国、支持军事行动的声音成为以色列政治正确的主流,仅有少数微弱呼声关注巴勒斯坦平民处境。其发言还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描述为“替美欧打击中东武装势力”,试图将地区冲突转化为西方与中东的代理人冲突,借此绑定美欧支持。
尽管国际社会通过承认巴勒斯坦国(80%联合国成员国已承认)表达对巴勒斯坦权利的支持,但联合国安理会在阻止冲突上作用有限。美国频繁动用一票否决权为以色列“护航”,即使安理会多数成员国支持相关决议。特朗普政府虽口头反对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却持续提供军事支持,暴露西方政策在道义表态与实际行动间的矛盾。
当前中东局势的复杂性体现在宗教、领土、代理人冲突等多重因素交织。以色列凭借西方支持维持军事优势,而阿拉伯国家因内部对哈马斯等组织的警惕难以形成合力。巴以问题的解决仍取决于美国、以色列等关键方的立场转变,短期内难见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