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萨德系统近期因以色列与伊朗的导弹攻防战暴露出库存告急问题。在以色列拦截伊朗导弹的以伊导弹攻防战中,美国消耗了约150枚萨德拦截弹,远超预期,导致其四分之一的拦截弹库存被耗尽。萨德系统作为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的核心装备,依赖动能撞击技术,但拦截弹的高昂造价和低年产量(近年仅11-30枚)加剧了供应压力。
萨德供应链瓶颈是产能不足的主因。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主导的萨德拦截弹生产涉及复杂供应链,包括高精度组件和红外导引头等,原材料短缺和技术工人不足导致扩产困难。美国导弹防御局原计划交付的第八套萨德发射车也因制造业扩产难题而滞后,反映出美国制造业整体困境。
美防空系统局限性不仅限于萨德。爱国者导弹、标枪反坦克导弹等武器库存同样面临不足。此前对乌克兰的军援已暴露导弹库存告急问题,而恢复库存需数年甚至更久。武器制造商因缺乏稳定订单不愿投入扩产,进一步加剧矛盾。
美国国防部虽声称战备充分,但内部人士指出,当前导弹库存仅能维持约八天高强度军事行动。萨德系统分散部署的“心理威慑”策略,在实战中难以应对大规模消耗。中东盟友如沙特拒绝调拨库存支援以色列,进一步凸显美国在区域防御体系中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