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俄乌冲突背后有啥难言之隐?2

主播: VR醒刻
最近更新: 7天前时长: 16:08
美国真相 | 帝国理工小哥说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东斯拉夫人民族性格

# 普京政权稳定挑战

# 明斯克协议执行争议

# 顿巴斯平民持续炮击

# 俄乌军事冲突战略矛盾

# 北约东扩战略威胁

# 乌克兰政府军炮击平民

# 俄罗斯民族主义压力

# 俄乌战略矛盾激化

# 俄乌伤亡比例悬殊

东斯拉夫人的民族性格被描述为“一言不合动刀子”,这种民族特性对普京政权构成压力。普京虽被视为西方妥协派,但在俄罗斯标准下,其政策被视为软弱。2014年乌克兰广场政变后,乌东地区冲突升级,顿巴斯成为长期战场。乌克兰政府军占领马林卡和阿瓦迪夫卡后,持续炮击顿涅茨克市区,导致平民伤亡惨重,引发东乌民众对基辅政权的仇恨。
明斯克协议签署后,乌克兰政府未真正履行协议内容。顿巴斯地区的炮击事件被法国记者记录,但遭西方媒体压制,凸显信息战背景。俄罗斯为稳定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于2022年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北约东扩的战略威胁迫使俄方采取武力回应,因乌克兰若加入北约,将直接威胁莫斯科腹地。
俄乌军事冲突中,俄军凭借东乌民兵组成的精锐部队(如114师)迅速推进,而乌克兰政府军因无差别炮击平民失去东乌民心。顿巴斯地区如马林卡等城市在交战后化为焦土,俄乌伤亡比例悬殊(1:7.5至1:10),乌克兰动员能力接近极限。泽连斯基政府为争取国际支持,频繁发动政治性攻势,但前线士兵短缺与高死亡率使其陷入困境。
北约与俄罗斯的战略矛盾激化,美国态度影响战局。特朗普政府施压乌克兰停战,认为其败局已定,但泽连斯基仍试图通过局部军事行动证明实力。当前乌克兰面临人口锐减、后方动员困难及西方援助不确定性,战争长期化加剧人道主义危机,而俄罗斯尚未全面动员,战略优势逐渐巩固。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