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讲述了父亲以独特方式表达爱的故事。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小学毕业后便赴广东谋生,仅通过过年短暂归家。他为子女制定了严格的规矩,包括每日学习任务和生活习惯,尤其重视成绩要求,常以“别人家的孩子”激励子女。这种高压教育让子女感到疏离,认为父亲的话语“冷冰冰”。
父亲作为家庭顶梁柱,独自承担经济重担,用笨拙直白的行动传递关爱,例如因孩子一句“糖葫芦好吃”便买五串,或坚持在寒冬骑电动车接送上学。这些细节逐渐让子女感受到父亲棉花般的内心。
子女发现父亲房间的光柱象征守护的力量。童年时,光柱缓解了怕黑的恐惧;成年后,光柱成为理解父爱的纽带。父亲看似强硬的外表下,隐藏着不善表达的温柔。
最终,子女通过观察父亲对堂妹的羡慕眼神,以及回忆光柱的安心感,理解了父亲四四方方的爱——如规矩般刻板却稳固,如光柱般沉默却可靠。随着成长,子女逐渐接纳父亲的表达方式,意识到父爱如盾牌般始终守护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