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广告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明确医疗广告发布主体资质,限制非医疗机构发布广告,并规范医疗信息公示与广告的界限。指南强调社交媒体平台需加强审核责任,提前剔除违规内容,打击“黑医院”“黑医生”误导就医行为。
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痛点
北京民警李扬揭露部分未成年人利用法律年龄漏洞(14-16周岁)实施违法行为,如抢劫与寻衅滋事的定性争议。法律修订后允许对屡教不改者采取行政拘留,但仍需平衡教育感化与惩戒力度,强化家庭监护与社区帮教,避免纵容低龄违法现象。
精神病鉴定与犯罪责任
南昌持剪刀伤人案及深圳强吻案中,嫌疑人被指有精神病诊疗史,引发公众对“精神病免罪”的质疑。法律要求对有暴力倾向的精神障碍患者实施闭环管理,包括社区随访和强制医疗,避免监管漏洞导致公共安全风险。
保险销售误导手段
太原市民赵女士在医院扫码领取CT袋时被诱导购买保险,首月“免费”后自动续费。律师指出此行为侵犯知情权,涉事医院和保险公司被批利用患者焦虑实施“钓鱼式销售保险”,需完善监管避免误导消费。
自媒体虚假摆拍
上海某奢侈品店自导自演“街头测试诚信”视频,虚构路人捡包勒索剧情以博取流量,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事件反映部分自媒体为牟利编造虚假内容,消耗公众信任,亟需平台加强虚假内容治理机制。
其他社会议题
安徽离婚案中,法院驳回父亲利用未成年女儿隐私取证,强调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德州市暂缓老年卡错峰乘车政策,建议以补贴替代免费卡;景区游客攀爬长城破坏文物,暴露公共意识缺失;视频平台会员仍存在暂停广告等“免广告争议”,整改效果不佳。
131xxxx8675:患者花数百数千元做了ct,医院几毛钱的袋子都不愿意提供,公立医院离公字越来越远了
133xxxx4915:请问一下,在哪买到三c充电器呢
133xxxx4915:建楼老师: 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