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近期公开吹嘘其关税战成果,宣称通过向盟友施压,从韩国获取3500亿美元投资,从日本获得5500亿美元,欧洲则面临更高额度的经济要求。这种美国盟友经济压力直接暴露了美国经济勒索手段的本质,韩国巨额协议争议和日本对美投资案均引发国内强烈反弹,被批评为损害主权利益的卖国合同外交争议。
欧洲关税战影响同样显著,特朗普要求欧洲国家支付六七千亿美元并增加对美投资,进一步凸显其以关税战策略分析为基础的谈判逻辑。然而,这类单边施压仅针对传统盟友,对俄罗斯、中国等难以实施。中国强硬关税回应令特朗普政府态度软化,近期提出的100%关税威胁因中方反制措施迅速撤回。
印度能源中立选择成为关键案例,莫迪政府拒绝终止购买俄罗斯打折石油,规避了能源依赖战略风险。特朗普试图拉拢印度的言论未获官方回应,凸显印度拒绝效仿日韩模式。这种强硬回应关税威胁的策略,与日韩被迫接受美国要求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与美国保持距离反而能减少被剥削风险。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核心逻辑在于“亲近者重罚”,其自曝式言论暴露了美国优先原则下盟友体系的脆弱性。这种以经济胁迫维持霸权的做法,正促使更多国家重新评估对美关系,避免沦为单边主义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