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四年(1675年),宁夏总兵官陈福因吴三桂叛乱受到牵连。其家眷在四川被叛军首领郑蛟麟劫持,以此胁迫其投降。面对忠义与亲情的抉择,陈福选择将叛军使者押送朝廷表忠,获康熙帝嘉奖,封拜他拉布勒哈番(骑都尉爵位),并升任陕西提督。
陈福奉命围剿固原叛军时,因寒冬士卒厌战,加之军令严苛,其部下参将熊虎等人发动兵变,将其刺杀。康熙帝得知后,紧急调派张勇等将领稳定局势,同时擢升王进保为陕西提督,但因朝中对陕西籍将领的猜忌,最终采纳张勇建议,任命天津总兵赵良栋接任。
赵良栋为表忠心,在康熙帝面前立誓效忠,其陕西籍背景虽引发争议,但最终通过君臣对话获得信任。这一任命成为平定西北叛乱的关键决策,体现了康熙帝在军事布局中对地缘关系与将领忠诚度的权衡。
事件中,清代世袭罔替制度与军事职官体系成为推动情节的核心要素,如陈福受封骑都尉爵位的世袭规则,以及陕西提督职权的交接逻辑,均反映了清初政治与军事制度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