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加关税、废法案,能让美利坚制造业再伟大吗?| S9E11

主播: 声动活泼
最近更新: 5天前时长: 57:36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特朗普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制造业回流困境

# 美国芯片法案争议

# 全球供应链重构挑战

# 蓝领工人选票争夺

# 半导体关税豁免争议

# 供应链安全战略布局

# 中期选举政治诉求

# 芯片制造回流阻碍

# 关税引发股市震荡

本期节目围绕特朗普政府近期推出的关税政策展开讨论,重点分析其对美国制造业尤其是芯片产业的影响。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最低10%的基准关税和不同程度的对等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剧烈震荡。尽管部分国家选择妥协谈判,但中国采取强硬反制措施,导致政策后续调整暂缓,但中美关税博弈仍持续升级。
从产业角度看,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政策和芯片法案推动制造业回流。然而,芯片制造涉及高度全球化的供应链,从原材料、设备到代工环节分散在日韩、荷兰及中国台湾等地。美国本土缺乏技术工人和成熟产业链,即使台积电等企业承诺在美建厂,实际落地仍面临成本高、效率低等挑战。历史上,关税保护仅在发展中国家产业早期阶段有效,而发达国家通过关税强行转移产业链尚无成功先例。
政策背后的短期政治诉求显著。特朗普通过关税争取蓝领工人选票,塑造“美国优先”形象,但关税推高通胀和产业链成本,实际可能损害中下层民众利益。中期选举压力下,政策制定更侧重选票而非长期经济规划,导致股市因政策反复剧烈波动,企业投资信心受挫。
全球供应链安全成为新焦点。各国在关税压力下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布局,部分国家通过区域化合作降低依赖。然而,美国对盟友的关税威胁已引发信任裂痕,长期可能推动“去美国化”趋势。节目最后指出,制造业回流需解决人、财、物等基础问题,而美国当前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生态难以支撑这一目标,关税政策更多是短期政治工具而非战略解决方案。

评论1条评论
我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我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沙发👂

2025-04-14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