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在讲解第七个识人术时指出,生活中过于完美不可信的人往往隐藏真实意图,这类人通常通过伪装完美形象或使用阿谀奉承的手段接近他人。真正的朋友间暴露缺陷才是真诚交往的体现,而嘴巴甜暗藏目的的人可能抱有不可告人目的,需保持警惕。
通过自身经历,于老师举例提到曾遇到一个能言善道之人,对方以写论文专业指导为名请求帮助,实则通过溜须拍马达成私利。这类人往往不愿直接表达需求,反而用迂回方式获取利益,反映出人际交往中的现实复杂性。
最后,于老师引用道德经处世哲学,强调面对人际关系的起伏应保持心态好一切顺的态度。无论是学术合作还是日常交往,需看淡得失,接纳他人作为过客无需伤心的常态,专注于真实自我,避免被表象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