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和25日凌晨,天宇将上演“银河之眼”天文现象。这一奇观由残月与银河拱桥共同构成,形似夜空中的大眼睛,银河拱桥为眼眶,残月如眼珠。我国公众可在后半夜尝试观赏,乡村、郊外等光污染少观测点为最佳选择。
银河是横跨天际的亮带,古代称云汉、天河,其形态随季节变化。每年3月至7月,银河拱桥形态季节显现,刚升起的银河形似弯拱桥。月相变化影响时间导致银河之眼每月出现时间不同,4月银河于后半夜横跨东部天空,与残月组合形成短暂奇观。
天文爱好者钟爱题材银河之眼需特殊拍摄技巧。因银河拱桥跨度大,需多张拍摄并后期拼接才能完整呈现。蒋成明提醒,未来三个月仍有观测机会,但随着时间推移,银河拱桥升起时间更早且高度增加,拍摄难度相应加大。
成功赏拍需兼顾时间与地点。银河之眼拍摄技巧要求选择视野开阔、光污染少观测点,并关注银河拱桥升起时间。若错过本次,后续观测需注意月相变化影响时间与银河形态的季节性差异,及时调整拍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