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头茬再生稻成熟季节,河南省光山县罗城、湖山等乡镇的农田里,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高效开展再生稻头茬收割作业。通过机械化操作,稻秆被精准切割,稻谷快速脱离装车,粉碎的秸秆均匀回田,成为天然肥料,体现再生稻头茬收割技术的生态优势。
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再生稻凭借“一种两收”的特性广受认可。在头茬收割后,利用稻桩休眠芽实施再生稻水肥管理技术,无需重新播种即可二次收获。这种模式通过科学水肥管理和农机合作社运营,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目前,光山县再生稻种植面积已扩展至20万亩,再生稻种植面积增长反映出当地对该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这一成果得益于机械化作业与科学管理的结合,既保障粮食产量,又通过秸秆还田实现生态循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