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等人并称“一祖三宗”。他师从苏轼,位列“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作品以语言清雅、意蕴深远著称,杂诗七首·其一是其代表作之一。
《杂诗七首·其一》为七言绝句,首句“天地一蘧庐”以蘧庐(古代驿馆)比喻天地,暗喻人生如寄居逆旅,充满漂泊无常之感。次句“律病疏”借黑发变疏的意象,揭示时光流逝对身心的消磨,呼应诗人对青春易逝的哀叹。
后两句探讨人生追求的本质。“毕竟几人真得路”批判世人追逐权力地位的虚妄,而“终日梦为鱼”则以“鱼梦”典故暗喻沉溺于虚幻名利的盲目性。全诗通过清雅的语言和深长的韵节,交织出对生命无常、世事沧桑的哲思,流露出哀愁与超脱并存的情感,余韵悠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