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因车身扭转刚度参数(47610牛米/度)引发热议,部分媒体宣称其可能成为“五年爆款”,甚至超越特斯拉Model Y。然而,这一参数实际基于白车身性能差异,而非搭载完整部件的桑皮车刚度数据。白车身在装配全景天窗、电池包等部件后,抗扭性能可能下降15%-50%,如特斯拉Model Y桑皮车实测数据(27000牛米/度)显著低于其白车身参数(51000牛米/度)。保时捷Taycan则公开了桑皮车刚度(37000牛米/度),其白车身可达50000牛米/度,印证了白车身与整车刚度的差距。
分析指出,小米YU7的优势并非单纯依赖车身骨架抗扭性能,而是结合了颜值设计(如保时捷风格尾灯)、全域800伏架构(5分钟补能200公里)、电驱动效率(95%)以及智能座舱生态。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Y被批评内饰简陋,但压轴机测试结果仍体现其技术优势。文章强调,中国市场销量与底盘号或扭转刚度关联度低,营销话术争议需警惕。
最终,小米YU7能否成为爆款,或取决于年轻用户对颜值、智能化的偏好及定价策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选车时专业参数占比极低,雷系营销与产品设计或推动其销量破万,但扭转刚度含金量仍需客观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