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是南宋兼具词人与音乐家双重身份的文人,其词作以严谨格律与和谐音律著称,尤擅自度曲创作,《扬州慢》便是其自度曲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姜夔22岁途经扬州时的所见所感为背景,通过对比扬州战前繁荣与战后残破景象,控诉金兵“胡马窥江”的侵略暴行,并暗讽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
词中“空城意象”贯穿全篇,从“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荒芜街巷,到“清角吹寒”的暮色氛围,均以冷峻笔触呈现扬州城16年未愈的创伤。姜夔巧妙化用“杜牧诗典”,借唐代诗人笔下繁华扬州反衬当下萧条,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以桥月冷寂强化今昔对比,凸显“黍离之悲”的故国哀思。
《扬州慢》的艺术特色体现为“清空舒宕”词风,通过虚实结合手法,将“游燕延兵”的民众厌战心理与“桥边红药”的无主花开等细节交织,形成含蓄蕴藉的批判力量。词作虽未直斥时政,却以“胡马窥江历史影响”的具象化描摹,引发对战争根源的深刻反思,成为南宋词中融合音乐创新与家国情怀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