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岩爆破技术的关键在于炮孔参数设计,包括炮孔直径、炮孔深度和炮孔数目优化原则。井巷工程中,炮孔直径通常采用42-45mm(立井)或50-55mm(煤巷),露天爆破可达200-300mm。炮孔深度根据作业方式确定,立井短段掘砌混合作业为2-4.5米,浅孔循环为1.2-2米。单位耗药量需通过试验确定,以每立方米岩石所需炸药量计算,直接影响爆破效率与经济性。
炮眼利用率通过“进尺/孔深”计算,最优值为0.85-0.95。光面爆破需控制最小抵抗线(400-600mm)和炮眼密集系数(0.8-1.0)。周边眼间距在立井施工中取400-600mm,煤巷施工为250-500mm,炮眼密集系数需通过周边眼间距与最小抵抗线比值验证,确保断面轮廓精度。
装药结构分为连续装药和间隔装药,光面爆破多采用小直径药卷的不耦合装药,不耦合系数为1.2-2.0。正向起爆(雷管在孔口)安全性高,适用于瓦斯环境;反向起爆(雷管在孔底)能量利用率高但风险较大。炮孔填塞需使用水炮泥和黏土炮泥分层封堵,严禁使用可燃材料,确保爆破安全与降尘效果。
炮孔装药前需清除孔内岩粉,严格按设计参数布置掏槽眼、崩落眼和周边眼。崩落眼药量需低于掏槽眼但高于周边眼,底眼药量最大以克服重力影响。施工中需结合炮眼利用率指标动态调整参数,通过单位耗药量验证爆破经济性,最终实现高效掘进与轮廓控制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