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概念区分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触电防护技术的核心概念。保护接地指系统总称,涵盖接地装置、保护导体等整体设计;而接地保护则强调具体做法,如设备金属外壳通过导线接地。同理,保护接零是系统总称,接零保护则指设备外壳连接零线的具体操作。两者的核心差异在于“系统总称”与“具体做法”的层级关系。
IT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安全机制
IT系统属于不接地配电网的典型方案,其特点为电源中性点不接地,设备金属外壳单独接地。当发生漏电时,人体接触外壳的故障电压通过保护接地电阻(≤4Ω)被限制在安全范围(如5V)。这种设计依赖配电网的绝缘特性,通过分布电容形成高阻回路,降低漏电电流,适用于煤矿井下等需持续供电且需防爆的场景。
保护接地电阻的应用要求
保护接地电阻的限值直接影响安全防护效果。一般情况下要求≤4Ω,但在低压系统(如380V)中,若变压器容量≤100kVA,可放宽至10Ω。该电阻的作用是将漏电设备的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人体触电风险,同时保持线路带电状态以避免电弧风险。
接地保护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接地保护系统分为IT系统(中性点不接地)和TT系统(中性点与设备外壳均接地),而接零保护系统主要为TN系统(中性点接地,设备外壳接零线)。TN系统进一步细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类型,通过零线连接实现故障电流快速切断。不同系统的选择需结合配电网结构及安全需求,如IT系统适用于高可靠性场景,TN系统则更注重快速断电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