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篇第六段围绕“少阳之政”展开,系统论述五运六气的不同表现及其对自然与人体疾病的影响。
太角木运与风气关联:少阳太角主木运太过,其气候特征为“风鼓”,即风气鼓动。此运下疾病表现为“振拉摧拔”,对应肢体震颤、筋脉挛急等风邪侵袭症状。引用《五常正大论》校释,强调“明弥起彻”为风德之象,太角木运过亢则需调和少征火运以平衡。
太征火运与炎烈之变:少阳太征主火运,气候呈现“鼠”(炎烈沸腾)的特性。人体病症多因热胜破血,出现“血溢血泄”,如吐血、尿血及便血等出血症。原文对比《五常正大论》“宣泄”与“宣鼠”的校注差异,指出火运过盛需以少宫土运制衡。
太宫土运与水湿之病:太宫土运主“柔润重则”,气候表现为湿浊弥漫。疾病以水气泛滥为主,如“浮肿”“皮隐”(水隐皮满),需通过少商金运调节。原文校注提到《五常正大论》将“柔润”修正为“浊”,更贴合土运特性。
太商金运与凉燥之象:少阳太商金运因“同正商”机制(庚年太商被火克制转为平气),气候表现为“雾露清澈”或“萧瑟”。疾病涉及肺金失调,如“胸中凋零”,需结合少羽水运调和。校释部分讨论新校正对“清澈”与“萧瑟”的争议,保留原义以利理解。
太羽水运与寒冽之候:太羽水运主寒,气候呈现“冰雪霜雹”之象。病症以寒凝水停为主,如“寒浮肿”,需太角木运疏泄。原文校改“寒素”为“寒冽”,并引用《五常正大论》“宁惨寒物”佐证水运肃杀特性,强调寒邪致病机理。
全段通过五运(太角、太征、太宫、太商、太羽)与六气关系,结合《五常正大论》校释,系统阐释了少阳之政的气候规律、病候特征及运气体质调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