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对重度残疾夫妇因跨区搬家导致原享有的居家养护服务中断。张先生夫妇均为重度残疾且无子女,按政策本应享受每日一小时居家照护,但因从闵行区迁至浦东新区后遭遇跨区续办服务难题。为恢复服务,张先生连续拨打50余通电话联系街道、残联及信访部门,却被告知需返回户籍地线下开具重残无业证明,凸显上海一网通办政务系统在跨区数据共享壁垒上的不足。
记者调查发现,现居住地花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因系统无法查询跨区残疾信息,要求回户籍地办理证明。闵行区七宝镇相关部门则以“属地管理”为由相互推诿,暴露出基层部门对特殊群体需求的机械回应。尽管上海一网通办系统已运行七年,但其阳光申办子平台仍存在流程断层,未能消除数字鸿沟,反而加重残障人士办事负担。
报道指出,基层治理数字化不应仅将线下服务简单移植线上,更需完善跨区协作机制。相关部门在数据互通、服务主动对接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导致政府掌握的残疾人动态数据未能转化为服务延续保障。评论呼吁,在技术未完全覆盖的领域,需以人文关怀补位,通过全链条服务共振解决民生痛点,避免惠民政策在基层执行中失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