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任院长,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为止,期间曾获得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名誉博士称号。1966年移居台湾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思想史》等。
叶龙,香港能仁书院前院长、能仁哲学研究所及中国文史研究所前教授及前所长。新亚书院哲学教育系及新亚研究所毕业,曾师从钱穆多年。后获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系荣誉文学士、教育文凭、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历任中学及大专文史科教师,讲述先秦诸子经济思想、中国经济史、史记导读、明清古文研究及中国佛教史等科目。著有《桐城派文学史》《桐城派文学艺术欣赏》《中国古典诗文论集》《王安石诗研究》《孟子思想及其文学研究》及《中国、日本近代史要略》等。
【01】黍与稷为中国最早农作物
02:37【02】古人重黍稷轻稻粱
02:22【03】高地农作物反映陵阪文化
02:58【04】由黍稷到粟麦到稻
01:37【05】古代井田制度沿自封建
04:12【06】井田制的变迁
06:39【07】商鞅为何废除井田制?
03:32【08】“辕田”制度——农民交换耕田
02:47【09】井田制与西方庄园不同
02:00【10】工商业的兴起
02:11【11】战国时代的商业大都市
03:43【12】封建崩溃与郡县兴起
02:21【13】封地与私产的界定
01:46【14】经济兴旺靠水利陆路
02:23【15】秦代土地兼并及土地私有制
04:41【16】秦代经济农工商并重
02:26【17】秦代的工业发展
04:47【18】货币与度量衡制利商业
03:29【19】苛捐重役致秦灭亡
02:13【20】西汉币制的变迁
02:35【21】西汉货币币值及用途
03:23【22】汉代的役赋与田租
03:16【23】汉代有“素封”千户侯
04:02【24】先秦诸子对农商的评价
03:05【25】高祖武帝轻商恤农政策
07:54【26】汉武帝时代经济思想学说
10:59【27】西汉的盐业与铁业发展
11:12【28】王室财政与政府财政之划分
03:57【29】对汉武帝财政政策的评论
19:48【30】王莽辅政,兴利除弊
02:35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