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张霞从强迫性重复的底层机制切入,指出反复追求痛苦的本质源于个体无意识重复童年创伤模式。这种重复虽带来短暂掌控感,却导致长期无助感和自我否定。打破强迫性重复需回溯童年创伤的根源探索,通过觉察被疏离、被抛弃等情绪源头,照亮未被疗愈的心理伤口。
建立安全性依恋关系是疗愈的关键路径。通过与稳定伴侣、支持性朋友或专业咨询师长期互动,个体能逐渐体验被接纳的回应,重构信任感。这种安全性依恋关系形成需要时间积累,如同母婴依恋的信任培养过程,最终帮助个体走出无力感循环。
认知调整改善行为模式的核心在于重塑自我力量感。成年后的个体可通过自我肯定、主动选择及投入行动,摆脱童年无助的固化认知。关注生活美好、创造正向体验(如阅读、运动)能强化内在宁静感培养,同时接纳正常需求、消除羞耻感,实现从索取到自足的心理转变。
最终,整合创伤疗愈、安全性依恋及认知调整,个体可逐步停止强迫性重复,通过自我觉察与成长实践,建立对生活的真实掌控力,在平等关爱的关系中体验生命本质的联结与自由。